Translate the blog to your language

2014年5月20日 星期二

興趣 or 才藝

前陣子跟朋友讀小學低年級的兒子聊天,他說已經沒有在學鋼琴了,繪圖課也停了,目前沒有上任何才藝。我問他原因為何,他帶著可愛靦腆地笑容說:「因為我不喜歡練琴。」

還記得他是三兄弟中唯一學琴,且能專注在音樂會欣賞完歌劇的小孩,當時很多人都認為他應該有天份,鼓勵媽媽好好栽培他。 沒想到現在他不喜歡練琴,我朋友就願意停課了。連繪畫課都停了,我真是佩服這位朋友。

我雖也是從小學很多才藝的孩子,但母親也很隨性,全部都是我自己要求,讓我自己做主。鋼琴停過幾次,自己不愛練想停課就停課,過了一年又想學了又復課。現在想想我的父母真好,我的童年真的很快樂耶!

父親那邊的親戚們跟我同輩的幾乎都學過鋼琴,有些也學了小提琴、中提琴,雖然只有很少數有持續學習。但是家族聚會中難免會成為談論比較的話題,甚至請小孩出來表演給大家看。對我來說我很討厭這樣被大人比較、拿出來炫耀,每次遇到這樣的場合,我總是渾身不舒服。我的父母相對是較另類的,我不記得他們曾主動提起我們的才藝,或是要我們表演。

我看過表妹在練琴時,對著坐在一旁緊迫盯人的媽媽大吼「我不要練了啦!」也看過親戚請學琴不久的幼齡孩子在大家面前坐上客廳的鋼琴表演,孩子看起來很不自在,勉強地彈了一曲後趕緊離開。

小時候對貝多芬和莫札特的偉人傳記印象深刻,貝多芬小時候剛開始學琴時,神童出身的莫札特已經是聞名全歐洲的音樂家。貝多芬的父親為了栽培第二個音樂神童,嚴格地要求貝多芬學琴、練琴,高壓地要求他苦學,練不好就一頓毒打,並且謊報年齡帶他巡迴演出,讓大家看看他也有一個音樂神童。

雖然我也曾懷疑,如果當年父母嚴格要求我練習,我是不是會學得更好?我對音樂的喜好,可以說是在高中進入管樂社後正式開始。當時每天和社員一同苦練樂器、運動、管理社務,讓我有了更多的動力,也因此嘗到了有強烈渴望、主動學習的美果,甚至一度想跟隨學長考音樂系。

現在想想,我不是有特別天賦的人,學這些才藝都是出自好奇、甚至好強。有時是想要跟別人一樣,因為別人有。不服輸的個性讓我學別人,但那渴望又不足以讓我真正完全投入。 

有另一個朋友打算讓將升大班的女兒開始學琴,先生反問:「為什麼一定要學音樂?」這個問題真的很好。我們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學音樂?先知鼓勵家中要有音樂,但是沒有建議我們應該要學樂器。 為什麼要學音樂這問題也經常出現在我腦中,是因為我學過,所以我的孩子也應該要學? 是為了不要輸給別人? 為了成為領袖? 是為了讓孩子將來不要後悔?

曾聽說,北歐的父母從小讓孩子接觸音樂、藝術、運動,這些是為了尋找「興趣」,而不是培養「才藝」。兩者的差別在哪? 我想是「成就」。 華人父母要看的是成績成果,比賽名次、考試檢定,以此來證明孩子和自己。

我得要不斷的提醒自己,經常反問自己和孩子,我們學習的目的是什麼。如果不能樂在學習,那是否成了揠苗助長。 正因為我走過這段路,看了各種例子,所以我該更謹慎面對。

沒有留言:

LinkWithin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